-
实验技术 |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指的是在PCR进行的同时,对其过程进行监测(即实时),一般简写为(qPCR)。实时定量PCR与终点PCR(Endpoint PCR)的区别在于数据可在PCR扩增过程中进行收集。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中,反应以循环中首次检测到目标扩增的时间点为特征,目标核酸的起始拷贝数越高,则会越快观察到荧光的显著增加(扩增曲线越靠近的X值越低)。相反,终点法检测(也称 “读板检测”)测量的是PCR循环结束时累计的PCR产物量。
-
干货| 你的荧光定量PCR做好了吗?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各位小伙伴的安排,在这次疫情中有一种检测方法被用作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它就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荧光定量PCR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某一特定病原物。
作为疾病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荧光定量PCR是如何工作的呢?不同于常规PCR,它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可以对产物进行分析,计算待测样品模板的初始含量。 -
硬核!一文读懂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的根本原因在于:1)被检测物质的浓度低(μg/L—pg/L ),造成对整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要求高,仪器与试剂体系封闭;2)整个检测过程步骤多,自动化难度大;3)包含生物、化学、物理、光学等各个学科的多种前沿技术,缺一不可。
-
【述评】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病原体检测是肺部感染精准治疗的基础,也是疾病得以有效防控的前提。基于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传统病原体检测技术存在阳性率低、周期长、精确度较低等局限性,无法满足下呼吸道病原体精准诊断的需求。快速、精准的分子检测新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将从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及其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面进行讨论。
-
丙肝的抗体与核心抗原的联合检测意义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肿瘤劫持细胞死亡途径生存
达拉斯-2020年4月13日-UTSW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癌细胞通过控制有助于死亡细胞避免触发免疫反应的细胞信号通路来避免辐射后免疫系统的攻击。这项发现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免疫学》上,可能最终导致增加新方法来增强现有的抗击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
NIH BRAIN Initiative工具可帮助研究人员观察3D中的神经活动
我们研究神经系统内网络的能力受到可同时观察大量细胞的工具的限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大脑研究部通过先进的创新技术(BRAIN)计划开发的一种超快速3D成像技术,称为SCAPE显微镜,它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查看更大数量的组织对脆弱的活细胞网络的损害较小。
-
脆弱的细胞通过消耗表面胆固醇来抵抗感染
达拉斯-2020年4月13日-UTSW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免疫系统通过重组其表面的胆固醇检测到危险时,某些人体中最容易进入细菌感染的途径中的细胞会自我缓冲。今天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的这项发现可以为对抗不涉及抗生素的感染提供新的策略。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加入我们
关注我们
全国免费电话:400-622-3866